明清之际,文化风气的兴盛与活跃,使女性自我意识逐步增强,一批女子的才情“被看见”。独特的生活环境、文化熏陶、审美体验构成了她们不同于以往的绘画美学意识和情态。她们通过绘画映照出自然万物,也照映出自己的情感世界。
明 柳如是 梅花扇面 15.3×44.3cm
日前,“心·映:明代女性绘画中的情感世界”在四川博物院展出。通过文俶、叶小鸾、马守真、吴绡、柳如是、黄媛介与李因七位明末清初女性画家的作品,辅以相关文物、文献、史料,试图呈现她们的际遇、情感与思考。本次展览用了七个单元,分别展示这七位女性画家的故事和作品。本次展览策展人、四川博物院陈列展览部主任任卓,为我们揭秘了七位女性画家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文俶·点染写生遇良缘
在明代,程朱理学思想达到顶峰,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逐渐凸显。身为名门闺秀的文俶不被影响,最终成为一代大家,有大明第一女画家之称。
文俶(1595-1634年),字端容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是明代画家文从简的女儿,在文氏家族的笔墨熏陶下,她从小便喜爱写字作画,精于花草虫蝶。嫁于明代才子赵灵均后,二人隐居于寒山,居山水田园之间,听虫鸣鸟叫,观四季更迭,良好的创作环境,令文俶为之动情。出于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对花鸟特有的偏爱,文俶在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,她曾用4年时间悉心描摹内府收藏李时珍的《本草纲要》中草药插图千余幅,并对照她婚后所居寒山中自然界的花草写生,绘有《寒山草木昆虫状》等。
叶小鸾·流光闲去厌繁华
说到历史上的才女,大多数人会想到李清照。但在明末江南地区,流传于文人之间最著名的才女却是去世时仅16岁的叶小鸾。叶小鸾本人颇有才气,围绕她产生的故事更具传奇性,与其说她是因才华流芳,不如说是她死后的演绎成就了她的才华。她也被认为是《红楼梦》中林黛玉的原型之一。
叶小鸾(1616-1632年),字琼章,一字瑶期,江苏吴江人,她生于书香世家,父亲是名震吴江的才子叶绍袁,母亲是著名文学家沈璟的侄女沈宜修。叶小鸾自幼天资聪颖,善诗书琴画,颇为风雅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她常以琴书为伴,每日静坐北窗下,作诗填词,临书作画。“一炉香相对终日”是她的生活常态,作诗绘画成为了这位年轻女孩的情感寄托。
马守真·孤单谁惜在天涯
明嘉靖时,金陵流传一首民谣:“马湘兰,擅画兰,体如兰,气如兰;品行高洁如幽兰,秦淮河畔一朵兰。”其中唱的马湘兰原名马守真(1548-1604年),小字玄儿,又字月娇。善画兰竹,以“湘兰”名世,又名马湘兰。
马守真爱画兰写兰,她所画的兰,多为荒坡辟谷里的香兰或是坡土地上的野生兰花,充满了自然荒朴的气息。在构图上,也不拘泥,而是随势而生。
谈及马守真就离不开王稚登。他曾救24岁的马湘兰于困境,结下了忘年之交。但美好的爱情并没有发生,此后的三十余年,她曾两次表达了永结同心之意,王稚登都委婉拒绝。此后,马湘兰再未提及,只是将情困在自己的内心,寄于画笔之下。她知音识曲,精通音律,培养了一支技艺精湛的戏曲班,能演《北西厢》全本,为北曲在南方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柳如是·青山见我应如是
柳如是(1618-1664年)的人生跌宕起伏,几经周折,凭一己之力青史留名。她本名杨爱,又称河东君。江苏吴江人。因读辛弃疾《贺新郎》中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。故自号如是。早年曾为南京名妓,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、金陵之间,其博考群籍,能书善画,被称为“秦淮八艳”之首。
柳如是在与陈子龙、陈继儒、汪汝谦、钱谦益等人的交往过程中,文学艺术修养有了显著提升的。
吴绡·谁为冰仙画眉郎
吴绡出生于名门望族,父亲吴水苍,被誉为吴城三杰之一,常熟进士许瑶是其夫,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是其同族兄长。
吴绡(?-1671年),字素公,号冰仙,一字片霞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明末清初女诗人、女词人。吴氏丈夫许瑶,书学祝允明。于诗于画皆自成一家。吴绡一生为情,晚年静心修道。其《河满子·自题弹琴小像》有云:“最爱朱丝声澹,花前漫抚瑶琴。世上几人能好古,高山流水空寻。目送飞鸿天外,白云远树愔愔。弹到孤鸾别鹤,凄凄还自沾襟。”这是她内心的最真实写照。
黄媛介·一肩书画一诗囊
黄媛介(约1620-1669年),字皆令,号离隐、若芷、如一道人。浙江秀水(嘉兴)人,出身儒学世家,后嫁于布衣文士杨世功为妻。因生计缠困,或鬻书画,或师闺塾,羁旅转徙于江南。与名卿士大夫、名媛闺秀交往酬唱,用诗、词、赋的文学样式及山水花卉的绘形写神,淋漓尽致地释放着心灵的感悟。
李因·一枝留待晚春开
李因(1610-1685年),字今是,又字今生,号是庵,又号龛山逸史,钱塘(浙江杭州)人,擅画山水、花鸟,疏爽隽逸。其自幼嗜书爱画,年十五便闻名杭州。李因虽家贫堕入青楼却未染风尘之气。十七岁嫁给进士葛徵奇,婚后随葛徵奇游游历各地,夫亡后,不再婚嫁为夫守节,自食其力鬻画营生。因其写意花鸟扬名于世。李因一生耽于诗文、书画创作。所录200余首诗,及传世绘画作品,收录于《竹笑轩吟草》《续竹笑轩吟草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