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0日上午,“我爱石家庄——关于古中山国历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平山县古中山国遗址公园举行。来自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21级七年级22班的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。丰富的历史遗珍,有趣的知识研学,不仅增强了广大青少年学子对文博知识的兴趣爱好,也进一步为他们普及了石家庄的历史文化知识,丰富了他们的寒假生活。河北艺术网作为特约合作媒体,全程参与协办本次主题活动,并将继续深入挖掘整理石家庄市文化艺术历史的瑰宝,依古维新,助力石家庄城市文化繁荣发展,城市更新文化先行。
在中山国遗址公园,同学们跟随讲解员逐一参观了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里的历史文物,通过实物、图片、文字、模型等方式,系统全面的了解中山国的历史文化、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,深刻感悟到石家庄历史文化的灿烂与厚重。
本次实践活动专门邀请到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馆长黄子爵,介绍关于古迹保护及中山国文化探究的意义、中山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等。深深的感受到,他对馆内发展,以及文化传承肩负的历史使命,尤其在近两年疫情期间战胜困难,引入电商模式,把中山国文化推向全国。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关于舞台剧选取的桥段内容,以及舞台剧的表现形式。后期会参与指导我们完成这次社会实践。
学生们在系统了解中山国的历史文化、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史料后,还通过摹写体会了书法艺术的魅力,现场同学们用毛笔、宣纸等书写工具,亲自摹写了“中山三器”中的名言警句。
馆内专门按比例做了模拟考古现场,同学们按小组,进行职责分配,同学亲自动手发掘,有的组挖到了刀币或大件青铜器。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,感受考古发掘的乐趣,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考古的基本方法、代表性器物名称、特征及作用,体验考古人员工作状态,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。
中山国文物传拓实践活动。传拓指用宣纸和墨,将古代器物的文字、图案、花形清晰的捶打显现出来,是一种复制和保存文献资料的方法,可运用在石碑的拓印、金石器物、甲骨文字、青铜铭文、玉器花纹等,为文物的鉴定和研究提供准确的素材,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,有着近1500年历史。馆内将中山国出土的器物纹路和中山篆文字刻在拓板上,让同学从清理拓板、上纸、入纸,上墨、揭纸,一步步亲自动手体验,每位同学动手,亲手制作自己的拓印作品,充分感受到先祖的智慧以及匠心精神。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古老的技艺与中山文化相结合。拓片,不仅是一张作品,其中蕴涵着诸多的文化基因和密码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信息,值得我们深入品读。
据了解,本次我爱石家庄社会实践活动由多名市人大代表倡议,联合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发起,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群体展开,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,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,利用假期时间,走出校门,更真切了解自身生活的城市。2021级七年级22班选定《关于古中山国历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》作为主题,由学生、家长,班主任老师,以及聘请专家、人大代表共同设计实践内容。结合七年级学生课本知识,以及适合学生操作的能力范畴,整个实践过程包括问卷调查、人物专访、专家讲座、课题研究、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最终将汇总成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。同学们还提出想自编自导小型舞台剧,配中英文两个版本,录制成视频,让世界能够了解被《史记》记载的战国时代第八雄。
在总结环节,边境伦同学发言:“今天学习到关于中山国的文物出处,我们都认真记录、拍照。在实地考古环节,有的同学挖到有的同学挖不到。可能再继续坚持,就能挖到大的宝藏。对应我们青少年,也应该具备坚持不懈、锲而不舍的深耕精神。我也感受到考古人员的不易。”
参与组织策划本次活动的石家庄市人大代表倪老师说:“这个活动很有意义,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中山国文明的传承,希望同学们把中山国文化研究推广这个课题转化成一个提案。共同弘扬中山国文化,展现新时代石家庄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包容,发展与创新。”
中山国文化作为具有鲜明石家庄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,体现在人们的行为规范、社交礼仪、社会时尚等方面,通过实践活动,对学生了解家乡,树立文化自信,民族自信,具有深远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