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体之别,大类有二:一为正书体,一为行草体。正体者,篆、隶、楷三体是也。行草者,正书之变体是也。正书体是行草体的基础。先有正书体,次有行草体。行草体皆是由正书体演化而来。篆书的草化书写,即为草篆或篆草;隶书的草化书写,即为隶草或草隶,亦即章草的雏形;楷书的草化书写,即为行草。是行或是草,视草化程度的高低而定。故所有行草书,都须以正书体为依托,没有脱离正书体而独立存在的行草体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章草实际是隶草书的标准化,严格来说也是一种正书体,只不过因其是为了追求“简而便”,故以章草体势体现,但它是官方的一种标准书体。
梅花诗屋(书法) 金农
在几千年的书史演进中,正书体一直作为官方标准书体而被广泛推广,并蔚为大观,而行草体则是于此基础上的一种日常书写。某种程度上说,一部中国书法史即是一部书体流变史,既是一部篆、隶、楷三体的正书流变史,也是一部正书体向行草体嬗变的流变史。正书体和行草体长期交错并行,共同构成中国书法史上的绮丽景观。
就笔法而言,所有书体的笔法皆源于篆书,也即通常所说的“篆籀笔法”,它要求训练的是中锋用笔。这是基础。没有中锋用笔,即没有侧锋用笔;不能掌握中锋用笔,则不能掌握侧锋用笔。而中锋用笔的最好体现即是篆书。所以,篆书的基本笔法是中锋圆笔,它要求裹锋,即笔锋紧束、凝聚。唯有笔锋紧束、凝聚,方能体现中锋圆劲之美。隶书的基本笔法是逆势方笔,它由篆书的中锋圆笔演化而来,即在中锋基础上增加方笔、顿挫、逆势,笔圆字方,在字形上,由圆势变而为扁方之势,由曲线变而为直线,并于头尾处增加波势和挑法,相比于篆书,体势更加开张,但仍以中锋为主。篆书追求错落之美和圆曲之美,隶书追求整饬开张之美。如果说错落之美和曲线之美为篆书的一大审美特质,那么整饬开张之美则为隶书的一大审美特质。当然,在审美品格上,相比于篆书和其他书体,隶书更追求华美和奔放,其体势之开张奔放,是无与伦比的。
在篆书和隶书之间,还存在一个漫长的篆隶书过渡的书体流变时期,这一过渡时期的书体的笔法和风格,基本是篆书和隶书的杂糅,其形态和笔法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,很难说是属于单纯的“隶变”,如汉代的许多碑刻,即是属于半篆半隶或篆中有隶、隶中有篆的形态。尤其是东汉末年,隶书呈复古特征,汉篆蔚为大观。如《张迁碑》的碑额,即是汉篆的典型。这类汉碑额篆书,线条盘曲,波蹀分明,造型奇特,体态雋宕,装饰性极强,华美繁复,比之秦篆,笔法更为完备和丰富。东汉时期,还产生了一种书体叫八分书。八分书源于隶书,严格来说,不应该归为隶书范畴,但它是隶书的标准化和定型化,最典型的即是蔡邕的《熹平石经》。八分书的基本形态是体势开张,字形呈扁方,头尾有翘角,挑法分明,呈十分规律的造型体势,发展到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,则变而为标准的“折刀头”笔法,即凡起笔及末笔皆呈统一的“折刀头”形状,体势扁方,波蹀分明。从西晋至十六国时代的北凉时期,则进一步演化,在“折刀头”基础上逐渐楷化,头尾皆翘角,曲线平直化,结字由扁方逐渐向正方转化。进入东晋南朝,碑刻书法呈现出隶楷结合的趋势,但仍以方笔为主,南朝碑刻体势呈正方,线条短促,已无汉魏及西晋分书之开张体势,且捺笔多以方笔代替,比之北碑,气格已稍弱,而南朝的卷轴书法则是成熟的真书体,以圆笔为主,隶意已趋弱。此时北方的碑刻书法,尤其是北魏书法,则延续曹魏及西晋书风,由分书向真书转化,呈现出比较典型的魏碑体面貌。所谓“魏碑体”,尽管在书体面貌上也是隶楷结合的隶楷书,但此时已不是曹魏西晋的八分书面貌,而是少了装饰性,八分书逐渐向碑刻楷书转化,并形成了影响后世千年的北魏体方笔楷书,北魏体方笔楷书分为沙孟海所说的“斜画紧结”和“平画宽结”两大类,这是与东晋南朝结体整饬线条平直的隶楷书碑刻相区别的;到了东魏、西魏等北朝时期,碑刻书法的方笔又逐渐减少,而增加了楷书的圆笔,书体面目虽然以楷书为主,但杂糅了分书、篆书的用笔,渐有复古之趋势,且多了一些与南朝帖派书法比较接近的妍媚之气,虚和冲淡,圆融蕴藉;到了北齐,书体进一步呈现复古之面貌,楷书体势减弱,分书体势增强,进而八分笔法一统天下,书体之变在这一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。到了隋代,南北书风趋于统一,篆法、分法进一步减弱,继续向楷书体势进化,楷书面貌基本成型,这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到了唐代,楷书进一步趋于定型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,并呈现出欧虞褚薛颜柳几大家鼎足而立的格局,楷书达到顶峰,但其体势之变也走向停滞,正书趋于衰退。宋金元明四代在篆隶楷三种正书体上,基本是继承前人成就,缺少变化,但在行草上却出现了巅峰。到了清代民国,随着碑学的发轫与金石学的复兴,以篆隶楷为代表的正书体又开始勃兴,正书书风异彩纷呈,蔚为大观,这时的书家大多身兼文官和学者身份,故其书风又呈现出融书卷气、士夫气与金石气于一体的面貌。此为正书体嬗变史之大略。
正书体向行草体的转变渊源甚早,由来已久。先秦之际,一方面有标准的正体,另一方面也有日常的手写体。标准的正体一般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,如祭祀、大典、纪功、铭刻、典章、奏报、敕封、诰命、封禅等,大多刻写于青铜、玉器、石器等比较坚硬的材料之上,但这些材料由于质地坚硬,不易搬运,并不利于实际运用,不能形成书写的便捷化和日常化,于是,春秋战国之际,简牍、帛书等材料逐渐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写工具,在简牍、帛书等材料上书写,可以做到快速书写,这样,就形成了正书(篆书)的行草化书写,篆书的草化即形成了篆草或草篆。这就是草书的雏形。与此不同的是,先秦时期还有一种字体叫秦隶,也叫古隶,是与西汉为代表的今隶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隶书。
而在汉简之中,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等多种书体的杂糅则随处可见,此可以西汉河西简牍、敦煌汉简、居延汉简等为代表,连云港之尹湾汉简,亦是其例,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,亦不可忽视。此外,两汉时期,数量不菲的砖文书法,亦是正体与行草体兼而有之的典型。砖文书法虽大多为民间工匠之迹,然体势奔放,情感充沛,笔法多变,恣肆开张,或篆或隶,或草或楷,或篆隶楷草诸体兼而杂之,莫可名状。书体变化之大者,实可以两汉为最。
东晋南朝,是旧体向新体演变的辉煌时期,诞生了以王羲之、王献之等为代表的伟大书法家。王羲之、王献之的造诣主要是行书和草书,兼有楷书和分书。但是仔细研究,王羲之的诸多行草书法帖中,时见真书笔意。事实上,王羲之行书和草书笔法皆来源于真书(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楷书)笔法,而其真书笔法又来源于分书笔法。而王羲之在真书上亦有较高造诣,其真书来源于钟繇真书和汉魏之际的分书。故王羲之实际是以正书体而变行草体,以古体而开新体,乃成一代宗师。
正书之美是一种原典之美,是华夏先民审美的重要表征。上古人造字,即追求方正之审美。汉字就是方块字,汉字之形体为方正,汉字之审美特征即是方正之美。故书法之始,亦即正书之始。正书之始,亦即汉字书法审美之始。倡导正书创作,即是要追源溯流,回溯汉字书法审美的原点。倡导正书创作,即是要追寻书法的雅正之风。在今天倡导美育的时代,倡导正书创作,正是美育精神的重要体现。呼吁正书审美,可谓正逢其时!
正书的审美,亦是一种端严、整饬、恢弘、大气之美。而这,恰是当今时代审美的重要表征。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,更需要一种代表正大气象的书法审美风尚,更需要一种能够呈现大气象、大格局、大境界的书法审美风尚,而正书正好扮演了其中一个重要角色。弘扬正书,乃是承续书法正脉,把握时代脉搏,陶铸时代审美,攀登艺术高峰,坚持用正书体书写大时代、大格局、大气魄、大境界,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阔画卷。(朱中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