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初看刘佳宁的画作时,就会被其深深地吸引住。他的作品总是透露着一份浓浓的诗意。那一块块单纯却又别致的设色,和精准的构图,勾勒出一幅幅精致脱俗的江南水乡。
刘佳宁作品《落雪满清川》180厘米*90厘米
刘佳宁作品《江平林野静》136厘米*68厘米
刘佳宁作品《山水居》68厘米&*68厘米
一个画家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是不易的,这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,也许一生都不能找到。而刘佳宁找到了对江南景色的独特审美意趣。
1983年冬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山水课师生留影
(前排右二:李明久先生,右一:刘佳宁)
刘佳宁(右)在大学毕业创作前
刘佳宁生长在河北省大城县的子牙河畔,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。从小痴迷于画画的刘佳宁,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全国美展上展露光芒。调动到江苏大学工作后,对江南景色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。南北文化的碰撞,多年的艺术积淀和潜心钻研摸索,使刘佳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。他的山水画作品中没有规避绿色色调,却不是传统的青绿山水,而是赋予画面意象之外的诗性,只有内心有色彩的人,才能把色彩运用的这样巧妙到位。
刘佳宁作品《清境无尘》
刘佳宁作品《乡居》
刘佳宁作品《春雨如酥》
其恩师李明久教授,系美术教育家和全国著名山水画家。他在谈到弟子时,尤为感慨。他说:佳宁一个教画画的书生,十几年前作为人才,被江苏大学引进执教。于是离开一个干巴巴北方小城廊坊,去闯江浙文化重镇之一的镇江,并要面对强劲的金陵文化的考验。没的说,佳宁义无反顾的迁徙,靠的是自己的底气。佳宁原本善于大制作,气象恢弘而境界刚猛,曾博得广泛好评。而今,玩开了小品,其笔情墨趣转为阴柔意蕴。老话说“入乡随俗”,人在江南,景致养心。佳宁这些以江南风情为题材的小品,我不仅仅喜欢,而是更欣赏他的勇气。这些作品,让我想到清程青溪所说的:“北宋人千丘万壑,无一笔不简。元人枯枝瘦石,无一笔不繁”。佳宁深明此解,但不步古人蹊径。这些作品,多以无笔型水墨或色彩水墨相结合的方式,以平实而独特的艺术语言,具有现代感的图式,看上去是普通的景色,实则会令人感叹宇宙大观的壮美。
刘佳宁作品 局部1
“佳宁在绘画行为中是有理性的,他清楚地知道笔墨在当下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方式,在传统笔墨与当代绘画间找到自己的语言与兴趣点,同时在情感叙述中隐约的乡愁,使画面又具有了某种凝重,我以为这个情绪线索对佳宁来说,是可以延伸的。”曾任首都师大美术学院院长的恩师刘进安教授,这样认为。
刘佳宁作品 局部2
刘佳宁同窗、河北美术研究所所长贠冬鸣如是说:“佳宁虽客居镇江,但其内心仍内蕴浓郁的叹逝意绪,故其在笔墨和色彩中,把对故乡太行的眷恋,华北大平原的难以割舍的情愫,皆逐一糅合其间,才使得观者长久驻足,并从中萌生对童年少年时光的回味,以及思乡的怅惘。”
刘佳宁作品 局部3
身为教师,刘佳宁教授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——出外写生,重要的不是去收集什么所谓的创作素材,而是去追寻自己梦中的风景,去寻找自己的心灵世界,去强烈感受自己的存在。
大学时代外出采风的刘佳宁
刘佳宁教授点评学生写生作业
刘佳宁|艺术简历
1990年
作品《那达慕印象》入选中国第二届体育美术展
1991年
作品《冬天里的故事》获中国美术家协会、日本共同通讯社主办“中国的四季”美术展铜奖并被日本安部牡丹园收藏
1991年
作品《冬去春来》获加拿大主办的国际“枫叶奖”水墨大展新人银牌奖并被加拿大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收藏
1992年
作品《黎明的脚步》入选纪念5.23《讲话》发表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
1993年
作品《月上中天》、《白云飘过山梁》、《绿色遐想》、《生命之树》四幅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“现代中国画秀作展”,赴日本展出并被全部收藏
1994年
作品《风景线》被评为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,并以八届美展优秀作品资格入围“现代中国艺术展”,赴日本国立国际美术馆、长崎县立美术博物馆、福冈市美术馆、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巡回展出
1999年
作品《百万雄师过大江》获文化部颁发的“群星奖”铜奖
1999年
作品《看东方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
2006年-2012年
作品入选第三、五、六、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,其中2010年作品《徽南高秋图》获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
2012年-2016年
组织举办“”畿遇——南北方书画家五人展、“如意江南——南北方书画家六人展”、“江河之约 千里墨缘——南北方艺术家七人展”
2015年
中央电视台《翰墨戏韵》栏目组拍摄制作《画家刘佳宁》专题片并播出
2017年
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举办“融合 自在——朱正伦、刘佳宁书法绘画作品展”
2018年
在河北省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“刘佳宁中国画展”
2018年出版个人作品集《刘佳宁画集》
河北日报·河北艺术网
审核/王霜 刘建军
编辑/李红